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特点及防治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22;R561.4

基金项目: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pneumothorax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neonate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1997~2000年机械通气463例的气胸发生率、相关因素及气胸的治疗手段与结果。结果:1997~2000年机械通气新生儿气胸发生率为9.50%,但通过改进防治措施,气胸的发生率已由1997~1998年的12%~13%降至1999~2000年的8%~6%。44例气胸患儿中,左侧气胸4例,右侧气胸38例,双侧气胸2例。气道峰压≥25 cmH2O者气胸发生率显著高于气道峰压<25 cmH2O者(χ2=26.87,P<0.01)。44例气胸患儿治愈41例(93.28%),死亡2例(4.55%),放弃治疗1例。采用大号留置针穿刺闭式引流成功40例(90.91%),治愈39例(88.64%)。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气胸发生率仍较高,宜采用较高的频率、较低的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以防止医源性气胸的发生。对已发生的气胸,宜早期胸腔穿刺持续负压引流。采用大号静脉穿刺留置针胸腔穿刺引流成功率高,此法操作简便、损伤小、易于重复穿刺。

    Abstract:

    No abstract available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周伟, 张秀芳, 梁洪, 张洪.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特点及防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3):285-28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01-03-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位访问者
ICP:湘ICP备17021739号-4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