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733.71
目的:探讨2岁以下婴儿急性白血病(IAL)形态学(M)、免疫表型(I)、细胞遗传学(C)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IAL患儿按FAB分型标准作形态学分型,8例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检测其免疫表型,10例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作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0例IAL中急性髓系白血病17例占56.7%,并以M4,M5占多数;4例被检免疫表型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3例呈B系表达占75%;10例作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9例被检出异常核型,异常检出率为90%。30例IAL其临床特征为高白细胞数,肝脾肿大及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明显,预后较差。结论:婴儿急性白血病与年长儿相比,有其鲜明的MIC分型特点及预后意义。
No abstract available
王忠, 何海龙, 何军.婴儿急性白血病MIC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6):5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