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胃肠道疾病。活性氧与其发生密切相关,而黄嘌呤氧化酶是活性氧的主要来源。该研究采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探讨黄嘌呤氧化酶与肠损伤的关系。方法:48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40只,每一时相点8只。将大肠杆菌O55:B5 脂多糖5mg/kg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0. 2mL注入实验组新生鼠胃内,分别于注入后3, 6, 12, 24, 72h处死动物,分离胃肠道。对照鼠予以0. 2mL无菌盐水灌胃, 3h后处死,取部分回肠末端组织固定,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改变,进行评分。其余回肠组织用于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并与组织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3, 6, 12, 24h肠损伤评分分别为1. 54±0. 87, 1. 79±0. 75, 1. 92±0. 43, 2. 29±0. 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0. 08±0. 15) (均P<0. 05);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分别为1. 15±0. 09, 1. 24±0. 15, 1. 30±0. 18, 1. 42±0. 21U/mgprot,亦显著高于对照组(0. 95±0. 13U/mgprot) (P<0. 05)。24h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高低与平均肠损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黄嘌呤氧化酶可能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重要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