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an MAHMOUDIAN , Mohamadreza , MODARESI , Ali ZAREI , Parinaz POURSAFA , Roya KELISHADI
2009, 11(12):873-876.
摘要:
目的:儿童铅中毒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慢性低水平铅暴露会导致学习障碍及行为问题,如腹痛,失眠,多动,生长发育落后,听力损失,上肢无力。该研究旨在调查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的血铅水平,并与健康儿童作比较。方法:100名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1~10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100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含量。结果:神经系统疾病组儿童的平均血铅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113.2±47.5 μg/L vs 84.7±38.0 μg/L; P<0.01)。神经系统疾病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4%和19%的儿童血铅超标(>100 μg/L)。结论:儿童血铅水平增高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建议对患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常规作血铅测定。[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873-876]
周珍文 , 邓秋连 , 夏慧敏 , 耿岚岚 , 梁伟河 , 谢永强 , 黄勇 , 龚四堂
2009, 11(12):877-880.
摘要: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p)临床儿童分离株尿素酶B(UreB)基因入Pgex-4T-1表达载体,并进行测序及基因比对分析,为以UreB作为Hp疫苗分子的口服疫苗研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Hp UreB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Hp临床儿童分离株UreB全长基因,EcoR I及Not I酶切后与做相应酶切的pGEX-4T-1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提取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以Hp儿童分离株GZCH1为模板,成功扩增了UreB基因,基因大小为1 710 bp,重组pGEX-4T-1-Ure双酶切鉴定可见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UreB在正确阅读框中,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其与相关报道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一致性达98%。Hp儿童分离株GZCH1 UreB序列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FJ455126)。结论:从Hp儿童分离株GZCH1中成功克隆了UreB基因,为UreB Hp口服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877-880]
2009, 11(12):885-887.
摘要:目的:观察CDV(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新碱)与CiE(顺铂+足叶乙甙)联合术前化疗治疗晚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近期疗效及相关毒性。方法:回顾分析27例IV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岁2个月至8岁,原发部位腹部21例,后纵隔4例,盆腔2例,骨髓转移23例,多发性骨转移12例。均经CDV方案3疗程及CiE方案2疗程化疗。应用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反应评价标准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对化疗近期疗效和相关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27例患儿经术前化疗,总有效率为82%;辅助化疗后24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完全切除原发肿瘤14例(58%),部分切除10例(42%)。化疗相关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27例患儿粒细胞下降均为IV级;血红蛋白下降III级7例(26%),IV级20例(74%);血小板下降III级2例(7%),IV级25例(93%)。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经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控制。消化道、肝脏、肾脏损害多为Ⅰ、Ⅱ级,经治疗可恢复。2例(7%)出现Ⅰ级神经毒性病例。无心功能受损病例。结论: CDV与CiE联合术前化疗方案治疗IV期神经母细胞瘤有转好的疗效,可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885-887]
李志辉 , 张翼 , 银燕 , 何金华 , 段翠蓉 , 寻劢 , 刘志群
2009, 11(12):888-891.
摘要:目的:研究表明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ILK与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肾小球损害的关系。方法:188例HSPN患儿按照国际儿童肾脏病组织(ISKDC)关于HSPN肾脏病理分级分成5组,即≤Ⅱa级组、Ⅱb级组、Ⅲa级组、Ⅲb级组、≥Ⅳ级组。对照组为薄基膜肾病患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对照组及HSPN患儿肾小球ILK的表达,分析肾小球ILK表达与肾小球病理损害、尿蛋白排泄量之间的关系。结果:①ILK在肾小球的表达:对照、≤Ⅱa级、Ⅱb级、Ⅲa级、Ⅲb级、≥Ⅳ级组6组患儿肾小球ILK的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3.35±1.01)%、(4.88±1.13)%、(9.64±1.36)%、(11.27±1.68)%、(17.42±3.0)%、(20.62±2.32)%,6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②随着患儿尿蛋白排泄量的增加,肾小球ILK表达逐渐增强,尿蛋白阴性组、尿微量白蛋白组、显著尿蛋白组及大量尿蛋白组间的ILK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ILK与儿童HSPN肾小球病理损害及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888-891]
杨月华 , 胡娅莉 , 朱湘玉 , 莫绪明 , 王东进 , 姚金翠 , 盛敏 , 朱海燕 , 李洁 , 茹彤 , 王志群
2009, 11(12):892-896.
摘要:目的:染色体22q11区域基因拷贝数异常是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遗传病因之一,由其引起的CHD预后不良。该研究主要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用于CHD 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遗传病因诊断的实用性,并了解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在CHD中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5个位于染色体22q11低重复拷贝序列A-H区域内、7个位于其周围(CES、22q13)和16个位于4、8、10、1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共计48个探针组成多重连接探针,对181例外科手术前的CHD儿童和14例严重CHD或包括CHD的多发性畸形胎儿进行了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的检测,并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95例患儿中,共检出22q11微缺失者7例(LCR A-D区6例,LCR A-C区1例),22q11微重复1例(LCR B-D区),涉及的CHD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和法洛四联征。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还发现了6例异常:1例21q部分缺失[46,XY,21q-],1例嵌合性8-三体[47,XY,+8/46,XY(1∶2)],4例21-三体。其中1例21-三体与22q11微重复同时存在。结论:染色体22q11区域高密度多重连接探针检测技术能快速、灵敏、精确定位诊断染色体22q11区域基因拷贝数异常,适合于CHD的遗传学诊断;此外,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引起的CHD类型多种多样,建议所有CHD患者应常规进行遗传学检测。[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892-896]
段红梅 , 姚瑶 , 谢正德 , 闫静 , 胡英慧 , 幺远 , 周玲 , 申昆玲
2009, 11(12):897-900.
摘要:目的:了解EB病毒(EBV)感染患儿外周血血浆中游离EBV DNA的拷贝数,确定EBV原发感染后外周血血浆中EBV游离DNA的拷贝数与发病天数及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73例EBV原发感染和18例EBV相关重症疾病患儿外周血血浆中EBV游离DNA。结果:①原发EBV感染患儿外周血血浆中EBV游离DNA随发病天数呈下降趋势,发病2周后很难检测到。②EBV相关重症疾病组患儿外周血血浆中EBV游离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EBV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89% vs 16%, P<0.05)。结论: 原发EBV感染后随病程天数的增加,病毒复制水平逐渐下降。血浆中EBV游离DNA检测对评价EBV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897-900]
2009, 11(12):901-904.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曲霉病患儿抗真菌治疗和连续强烈化疗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4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缓解化疗和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巩固化疗的患儿合并侵袭性曲霉病,1例确诊,3例拟诊,诊断时CT表现均有晕轮征。抗霉菌初始用药首选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治疗2~5周病灶好转,4月至1年病灶缓解。4例按计划继续强烈化疗,霉菌感染至继续化疗的平均时间为35 d,无霉菌复发。结论: CT晕轮征可作为早期诊断侵袭性曲霉病的指标;基于晕轮征的抢先治疗和患者免疫功能的逆转可改善侵袭性曲霉病的预后;化疗同时持续抗霉菌治疗是完成连续强烈化疗而无霉菌复发的保障。[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901-904]
赵醴 , 汤静燕 , 王莹 , 周云芳 , 陈静 , 李璧如 , 薛惠良
2009, 11(12):905-908.
摘要:目的:随着免疫受损个体生存期的延长,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发病率持续上升。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儿童真菌感染高危人群并发IFI的发病情况,评价血液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 BG)(G试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儿童ICU、血液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持续发热4~7 d以上高危感染患儿进行G试验;每周检测1~2次,直至症状好转,或排除真菌感染,或死亡。G试验采用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定义为血浆BG水平≥10 pg/mL。结果:① 共计130例入选研究。确诊IFI(proven)2例,均为念珠菌血症。临床诊断(probable)20例,拟诊(possible)7例,排除101例;② IFI组住院天数较非IFI组延长(P<0.05),不良预后率明显增加(P<0.05);③ IFI组血浆BG水平高于非IFI组(P<0.01)。G试验诊断敏感度81.8%,特异度82.4%,阳性预测值48.6%,阴性预测值95.7%;④72.2% 病例G试验阳性结果较培养或影像学阳性结果提前或同时发生。结论:儿童高危患者IFI不少见。血液G试验无衡量标准有助于高危患者的筛查,具有早期辅助诊断、指导合理治疗干预的价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905-908]
2009, 11(12):909-912.
摘要:目的: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是参与哮喘气道炎症与重塑的重要介质,通过检测尿白三烯E4(LTE4)可以反映人体CysLTs的水平。该研究旨在探讨尿LTE4测定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随机分成孟鲁司特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0例。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检测急性期和缓解期患儿尿LTE4 水平,并测定气道阻力值(Rint)。同时选择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哮喘儿童急性期、缓解期尿LTE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缓解期哮喘儿童尿LTE4 较急性期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孟鲁司特治疗组儿童尿LTE4下降值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期哮喘儿童尿LTE4水平与Rint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期哮喘儿童尿LTE4水平明显升高;检测哮喘儿童尿中LTE4水平可以为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依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909-912]
2009, 11(12):913-91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原因剖宫产对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的影响。方法:将308例健康学龄期儿童分为自然分娩组(n=105)、社会因素剖宫产组(n=101)和医学指征剖宫产组(n=102)。采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试(IVA-CPT)进行注意力测试。结果:①三组间综合控制、听觉反应控制、综合注意、听觉注意力、视觉注意力、听觉警醒、视觉一致性、视觉警醒、视觉注意集中等9项商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医学指征剖宫产组IVA-CPT结果明显差于自然分娩组和社会因素剖宫产组,而社会因素剖宫产组与自然分娩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剖宫产手术本身对健康学龄期儿童的注意力无明显影响,影响剖宫产儿童注意力的真正原因是导致剖宫产的医学指征。[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913-916]
2009, 11(12):917-922.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体外铜诱导神经元模型,观察醋酸铜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凋亡及活化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高浓度铜导致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20,40,80 μM)醋酸铜诱导体外培养72 h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MTT法检测神经元活力,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Annexin-V/PI法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点活化的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皮层神经元经醋酸铜诱导48 h后,凋亡率上升,细胞活力呈浓度梯度下降,活化的caspase-8和caspase-9在铜诱导4 h 20 μM组开始升高,48 h各浓度组表达最高,呈时间与浓度梯度依赖;活化caspase-3在铜诱导24 h 20 μM组才开始升高,激活的时间晚于caspase-8和caspase-9,48 h各浓度组表达最高。结论:过量铜可导致体外培养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发生凋亡,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级联反应在铜诱导皮层神经元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917-922]
2009, 11(12):923-926.
摘要: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宫内生长受限(IUGR)胎鼠大脑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KA-CREB)通路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妊娠期全程饥饿法制作IUGR模型,将20只孕鼠随机分为4组(n=5):对照组、IUGR组、小剂量(每天100 mg/kg)及大剂量(每天300 mg/kg)牛磺酸用药组。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胎鼠大脑PKA、CREB及GDNF mRNA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UGR组胎鼠大脑PKA、CREB及GDNF mRNA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与IUGR组相比,小剂量和大剂量牛磺酸组胎鼠脑组织的PKA和CREB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大剂量牛磺酸组胎鼠脑组织GDNF mRNA水平亦明显增高(P<0.01)。结论:牛磺酸可增加IUGR胎鼠大脑PKA-CREB通路及GDNF mRNA的表达,提示产前补充牛磺酸可能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发生能力、增加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等途径来改善IUGR胎鼠脑损伤,发挥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923-926]
2009, 11(12):927-930.
摘要:目的:研究持续吸入75%氧对新生大鼠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表达的影响,探讨较高浓度吸氧对肺血管发育的影响及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关系。方法:新生足月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生后12 h开始持续吸入75%氧气。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的7 d、14 d和21 d处死留取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V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RT-PCR检测其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发生类似“新型”BPD的病理改变。75%氧暴露21 d时,VEGF(10.9±2.7 vs 30.8±6.4)、VEGFR1(5.4±1.4 vs 15.6±3.4)和VEGFR2(11.3±2.6 vs 21.7±4.5)的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VEGF(1.6 vs 3.3)、VEGFR1(0.4 vs 6.6)及VEGFR2(0.5 vs 4.9)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在新生大鼠中,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氧可能通过抑制肺血管发育导致BPD的发生。[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927-930]
2009, 11(12):931-932.
摘要:
无
2009, 11(12):933-934.
摘要:
无
2009, 11(12):935-936.
摘要:
无
2009, 11(12):943-944.
摘要:无
储波 , 蒋丽蓉 , 周莎 , 徐亚珍 , 张斌 , 邓朝晖
2009, 11(12):953-956.
摘要:目的:该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肝功能检查中常用的7项血清学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常用的肝功能检查在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和先天性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IHS组(n=103)和BA组(n=60)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和血清白蛋白(ALB)等7个生化指标,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价上述各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得到最佳临界值。对γ-GT,TB 和CB采用联合试验,提高诊断效率。结果:与IHS组相比,BA组的ALT、AST、γ-GT、TB 和CB水平显著升高(P<0.01);AST、γ-GT、CB、T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7、0.881、0.841、0.87,其AUCROC、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为γGT>CB>TB>AST;CB的阴性预测值最高,TB次之。CB的阴性似然比最低;CB的Youden指数最高,γ-GT和TB次之。γ-GT、TB及CB经平行试验,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提高至100%;经系列试验,特异性提高至90.4%,阳性预测值提高至87.5%。结论:γ-GT、TB和CB水平对BA有一定诊断价值,平行试验阳性者更需积极做影像学检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53-956]
2009, 11(12):957-960.
摘要:目的: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的发病机制和糖皮质激素(GC)耐药机制虽然部分已明确,但其确切机制仍未阐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是T细胞活化的重要抑制性分子。本研究探讨MsP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表达和淋巴细胞凋亡及地塞米松(Dex)对其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Dex处理或非Dex处理的MsPGN组和对照组体外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膜CTLA-4的表达和其凋亡。结果:体外培养MsPGN组淋巴细胞CTLA-4的自然表达和Dex诱导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低(P<0.05);MsPGN组淋巴细胞自然凋亡和Dex诱导的凋亡亦较对照组低(P<0.05),且两者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TLA-4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MsPGN的发病机制及GC耐药机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57-960]
胡龙华 , 熊建球 , 余成林 , 余晓君 , 贾坤如 , 胡晓彦
2009, 11(12):961-963.
摘要: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成人感染株与儿童感染株在体外抗菌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血浆凝固酶、金葡菌单克隆抗体及Vitek-32型仪进行菌株鉴定,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对84株儿童感染株及74株成人感染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结果:成人感染株与儿童感染株的MRSA发生率分别为47%和8%,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所有儿童感染株对夫西地酸敏感;成人感染株与儿童感染株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金葡菌成人感染株较儿童感染株耐药和多重耐药性严重,临床医生应针对不同感染人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61-963]
2009, 11(12):964-966.
摘要:目的:调查贵阳市小儿下呼吸道感染(LRI)中的细菌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我院893 例LRI住院患儿的咽喉深部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明确有细菌感染的为543例,阳性率为60.8%。分离出30种细菌,共计59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33株(89.1%),革兰阳性球菌57株(9.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及头孢唑啉钠敏感,而葡萄球菌则对青霉素及头孢唑啉钠耐药率高,两种革兰阳性球菌均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罗红霉素耐药率高。结论:贵阳市小儿LRI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尤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不同菌种对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均存在差异。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64-966]
2009, 11(12):967-969.
摘要: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重症脑干脑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8年12月32例EV71感染所致重症脑干脑炎的住院患儿病例资料。结果:32例中3岁以下的婴幼儿28例(88%),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38.5℃),频繁呕吐,四肢抖动。8例在病程3~4 d病情迅速恶化,突发心动过速、呼吸喘促、四肢末端凉等交感神经亢进征象,直至口鼻腔涌出血性泡沫痰,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或肺出血。给予积极降颅压,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和甲基强的松龙抑制炎症反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保护心功能,限制液体入量,早期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等治疗,痊愈23例,好转4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3例。结论:EV71感染所致脑干脑炎多有突出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早期识别并正确处理神经源性肺水肿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67-969]
2009, 11(12):970-972.
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最常见的三种基因突变型G1388A、G1376T和A95G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G-6-PD基因突变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124例广西南宁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应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法检测G-6-PD基因突变,应用硝基四氮唑蓝(NBT)定量法检测G-6-PD活性。比较G-6-PD不同基因突变型之间以及与正常组之间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出生72 h后血清胆红素峰值组间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胆红素值>340 μmol/L的危险度。结果:124例中有37例G-6-PD 基因突变(G1388A 20例,G1376T 14例,A95G 4例,1例同时存在G1388A与A95G突变)。20例G1388A突变者中5例(25%)G-6-PD酶活性正常,14例G1376T突变者中4例(29%)G-6-PD酶活性正常,4例A95G突变者G-6-PD 酶活性均缺乏。G1388A与G1376T组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及出生72 h后血清胆红素峰值差异无显著性。G-6-PD 突变组出生72 h后血清胆红素峰值、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及血清胆红素>340 μmol/L的危险度与G-6-PD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广西南宁地区G-6-PD突变仍常见G1388A、G1376T和A95G基因型。NBT法诊断G-6-PD缺乏存在假阴性。不同基因型对出生72 h后血清胆红素峰值、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的影响无差异。单独的G-6-PD基因突变对生后72 h血清胆红素峰值、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及血清胆红素大于340 μmol/L危险性均无影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70-972]
2009, 11(12):973-975.
摘要: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伤患儿中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住的35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心肌损伤17例,非心肌损伤18例),以2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ELASA方法测定血浆NT-proBNP 水平。结果:①心肌损伤患儿NT-proBNP水平(338.8±76.2 fmol/mL) 显著高于非心肌损伤组(137.5±45.1 fmol/mL) 和对照组(113.7±53.6 fmol/mL), 均P<0.01。②轻、中、重度HIE组NT-proBNP水平分别为141.3±41.6、271.8±118.1和347.2±85.1 fmol/mL,中、重度HIE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HIE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心肌损伤组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338.8±76.2 fmol/mL vs 225.0±80.0 fmol/mL), P<0.01。结论:心肌损伤患儿急性期NT-proBNP水平升高。对HIE患儿检测血浆NT-proBNP有助于早期诊断心肌损伤,判断HIE病情。[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73-975]
2009, 11(12):976-979.
摘要:目的:一些基层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高于70 dB噪音很常见。该研究旨在探讨NICU噪音对早产儿听力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NICU中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呼吸机治疗时使用耳罩,对照组呼吸机治疗时不使用耳罩。呼吸机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头颅B超、婴幼儿智力发育测评。结果:呼吸机治疗结束后2~3 d,观察组总听力损失(23% vs 47%)和轻度听力损失比例(15% vs 3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头颅B超检查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病率,发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1%vs 42%;P<0.05);生后6个月及12个月时观察组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ICU噪音可造成早产儿轻度听力损失,还可使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率上升,智力发育落后,而配戴耳罩可以减轻此类不良影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76-979]
2009, 11(12):980-982.
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197例早产儿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2.2%(197/887)。胎龄小、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治疗、延迟喂养是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高危因素。肺炎克雷伯菌在院内感染中占据首位(22.3%),其次为葡萄球菌(18.4%)。结论:对胎龄小、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应强调以洗手为中心的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尽早开始胃肠道喂养,以减少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80-982]
2009, 11(12):983-985.
摘要:目的: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危重新生儿长期静脉营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导管相关性感染(CRI)是其常见并发症。本研究对全合一静脉营养液中加入微量肝素持续输注对PICC相关感染的预防作用进行观察,探讨减少CRI的有效措施。方法:83例行PICC置管的患儿分为两组,肝素组(n=43)在营养液中加入肝素0.5 U/mL,对照组(n=40)不加肝素,观察两组CRI的发生情况。结果:肝素组发生导管堵塞2例(5%),对照组8例(20%);肝素组导管内细菌定植1例(2%),对照组7例(18%);肝素组无一例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对照组5例(13%),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营养液中加入小剂量肝素可减少PICC堵管,预防CRI的发生。[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83-985]
葛春龙 , 郝创利 , 唐宁波 , 孙月眉 , 刘丽萍 , 贺宁
2009, 11(12):986-988.
摘要: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AS),AS合并过敏性鼻炎(AS/AR)及慢性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中呼出气一氧化氮(eNO)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的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以探讨eNOS检测在AS儿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电化学法对5~14岁患有AS(n=12)、AS/AR(n=29)、CVA(n=10)的患儿进行eNO测定,同时测定EOS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30例无特异性疾病史和家族过敏史,且近两周无急性呼吸道感染史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AS,AS/AR,CVA 3组eNO和EO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AS/AR组eNO(50.3±6.7 ppb)和EOS水平(5.9±4.2×109)高于AS组(30.5±8.8 ppb,4.2±3.2×109)及CVA组(26.0±3.2 ppb,3.7±6.9×109)(均P<0.05),而AS、CV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S组eNO与EOS呈正相关(r=0.51,P<0.05),但与FEV1无相关性(r=0.144,P>0.05)。结论:eNO在过敏性体质中高表达,且eNO可以反映AS患者气道嗜酸性炎症水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86-988]
2009, 11(12):989-991.
摘要: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及hs-CRP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151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无冠状动脉损伤40例,有冠状动脉损伤111例),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MMP-2、MMP-9和TIMP-1含量,应用终点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的含量。结果:MMP-2,MMP-9及hs-CRP含量在冠脉损伤组及无冠脉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在冠脉损伤组量最高(P<0.05);川崎病患儿中MMP-2、MMP-9及TIMP-1之间的检测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2、MMP-9、TIMP-1及hs-CRP在川崎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MP-2、MMP-9及hs-CRP的联合检测可能对判断病变程度有重要帮助。[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89-991]
陈燕惠 , 陈辉 , 刘艳艳 , 林桂秀 , 韦立新 , 陈丹玲
2009, 11(12):992-995.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功能状态,探讨HPA轴在ADH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28例6~14岁ADHD男童根据DSM-IV ADHD诊断和分型标准,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44例,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32例,混合型(ADHD-C)52例,对照组为年龄匹配健康男童30名,于8∶00 am空腹采血。分别采用全自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智力测验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果:ADHD组IQ(84.5±11.3)低于对照组(94.6±12.4,P<0.01),ADHD 3个亚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DHD-I 和ADHD-C 两个亚组IQ水低于对照组(P<0.01), ADHD-H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DH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 (226.5±129.1 nmol/L)较对照组(384.5±141.4 nmol/L)明显降低(P<0.01),ADHD-HI组(154.4±71.6 nmol/L)下降程度较ADHD-I组(219.4±117.7 nmol/L)及ADHD-C组(258.3±136.4 nmol/L)为著(P<0.01),而ADHD各组血浆AC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非应激状态下ADHD儿童存在着HPA轴调节功能障碍,这可能系HPA轴低反应性所致。低血浆皮质醇对认知行为影响较小,而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行为关系更为密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92-995]
文家伦 , 廖建湘 , 陈黎 , 胡雁 , 李冰 , 黄铁栓 , 路新国 , 王鑫娟
2009, 11(12):996-998.
摘要:目的:调查结节性硬化症(TSC)合并癫癎的治疗转归及癫癎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6例TSC患儿的资料。结果:66例TSC患儿中,随访47例,随访时间为7个月至9.3年,平均4.5±2.6年。患儿现在年龄7.7±4.1岁,癫癎发作类型:40%有婴儿痉挛症,51%有强直性发作,32%有部分性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占6%,多灶性发作、失张力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抑制性运动发作各占2%。目前使用抗癫癎药1.9±0.86种,中位数1种。26%仍然癫癎发作,70%无发作,4%死亡。手术治疗3例,均在继续用药,随访1.5年以上,无发作。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发现起病年龄(RR=1.8, 95% CI 1.0~3.2, P=0.050)、抗癫癎药的种类(RR=4.8, 95% CI 1.2~18.6, P=0.024)、强直发作(RR=0.003, 95% CI 0.0~0.2, P=0.04)、性别(RR=0.016, 95% CI 0.0~0.5, P=0.017)是癫癎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30例7岁以上儿童57%例可以上普通学校, 10%上特殊学校; 33%因为智力、言语发育落后不能上学。结论:对TSC合并癫癎进行抗癫癎治疗可以达到大部分无发作。癫癎发作起病年龄早、强直发作、需要多种抗癫癎药是癫癎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96-998]
张耀东 , 胡群 , 刘双又 , 刘爱国 , 王冠玲 , 熊昊 , 孙燕
2009, 11(12):999-1001.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检索时间从1994~2008年,纳入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儿童ITP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其中病例组516例,对照组246例。meta分析显示人微小病毒B19感染在病例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OR=13.71,95%CI=7.07~26.59,Z=7.75, P<0.01)。结论: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儿童ITP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99-1001]
2009, 11(12):1002-1005.
摘要:目的:通过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法模式下儿童智力发育状况的对比研究,评价蒙氏教育法对2~4岁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市某幼儿园于2006年9月新入园的2~3岁儿童进行观察研究。新生入园时随机分为蒙氏班和普通班。蒙氏组除接受常规传统教育内容外,每日参加2 h的蒙氏教育活动。普通组仅接受常规传统教育。智力测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分别于儿童入园时和1年后测定其智力发育。结果:干预前蒙氏组和普通组儿童智力各能区发育水平和发育商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后蒙氏组和普通组儿童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发育,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干预后智力发育增长水平中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行为4个能区和发育商的增长值蒙氏组均高于普通组(P<0.05 或0.01)。结论:蒙氏教育法可较显著促进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交行为能力发育,从而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发育。[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1002-1005]
陈小慧 , 赵亚萍 , 朱春 , 季晨博 , 张春梅 , 朱金改 , 高春林 , 郭锡熔
2009, 11(12):1008-1011.
摘要:目的:人STEAP4基因是一个参与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的肥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抵抗相关脂源性细胞因子TNFα对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前体脂肪细胞,在诱导人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成熟的基础上,应用不同浓度(0、5、10、25、50 ng/mL)人重组TNFα干预成熟脂肪细胞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干预后人成熟脂肪细胞STEAP4基因在核酸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TNFα(5、10、25、50 ng/mL)干预24 h能显著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基因的mRNA表达,与未干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50 ng/mL TNFα干预时STEAP4基因在人成熟脂肪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与基因表达结果相一致,不同浓度TNFα(5、10、25、50 ng/mL)干预24 h能显著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蛋白的表达,与未干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浓度提高到25 ng/mL 时干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TNFα能显著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基因核酸和蛋白的表达。[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1008-1011]
2009, 11(12):1019-1020.
摘要:
无
2009, 11(12):1025-1026.
摘要:
无
2009, 11(12):1027-1028.
摘要:
无
2009, 11(12):1029-1032.
摘要:
无
2009, 11(12):1033-1033.
摘要: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