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临床研究
    • 大肠杆菌与肺炎链球菌所致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2016, 18(7):573-576.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01

      摘要 (2527) HTML (0) PDF 1.02 K (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大肠杆菌与肺炎链球菌所致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简称化脑)的临床特征的差异,为临床病原学不明情况下化脑患儿抗生素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大肠杆菌 (n=12)与肺炎链球菌 (n=15)所致化脑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肠杆菌组发病年龄<3 个月的患儿比例及抽搐发生率显著高于肺炎链球菌组,而高热 (>39℃)及意识障碍发生率、首诊白细胞计数增高 (>12×109/L)的患儿比例显著低于肺炎链球菌组。两组间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肠杆菌与肺炎链球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对氯霉素敏感率>90%;大肠杆菌对美罗培南100% 敏感,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100% 敏感。结论 大肠杆菌与肺炎链球菌所致儿童化脑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对于高热、意识障碍、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的化脑患儿可考虑肺炎链球菌感染;而年龄<3 个月,呈中低热、抽搐频繁、血白细胞计数<12×109/L的患儿可考虑大肠杆菌感染。

    • 儿童颞叶癫癎及特发性癫癎对认知功能及情绪的影响

      2016, 18(7):577-581.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02

      摘要 (2426) HTML (0) PDF 1.07 K (6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估儿童颞叶癫癎及特发性癫癎对认知及情绪的影响,并探索影响认知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颞叶癫癎、40例特发性癫癎患儿资料,招募4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每位受试者均行以下神经心理测试:蒙特利尔认知测评量表 (MoCA)、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木块图、儿童社交焦虑量表 (SASC)、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 (DSRS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颞叶癫癎组及特发性癫癎组MoCA、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木块图得分均较低 (P <0.05);SASC、DSRSC 得分均较高 (P <0.05)。颞叶癫癎组的MoCA、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木块图得分均低于特发性癫癎组 (P <0.05),SASC、DSRSC 得分高于特发性癫癎组 (P <0.05)。颞叶癫癎组的MoCA 得分与SASC、DSRSC 及发作频率呈负相关 (r=-0.571,-0.529,-0.545,P <0.01);特发性癫癎组的MoCA 得分与SASC、DSRSC 及发作频率呈负相关 (r=-0.542,-0.487,-0.555,P <0.01)。结论 颞叶癫癎、特发性癫癎患儿的整体认知及言语、记忆、执行功能均受损,并合并焦虑抑郁,尤其以颞叶癫癎更明显。较高水平的焦虑、抑郁及发作频率是影响认知的危险因素。

    • 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儿童癫癎的系统评价

      2016, 18(7):582-588.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03

      摘要 (3027) HTML (0) PDF 1.39 K (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儿童癫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图书馆、CNKI、VIP、CBM、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获得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儿童癫癎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Cochrane 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RCTs (1016例)。拉莫三嗪的癫癎发作完全控制率明显低于乙琥胺,与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拉莫三嗪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和乙琥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种药物的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传统抗癫癎药物治疗无效、不良反应明显患儿,拉莫三嗪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替代药物。但仍有待高质量、大样本及较长随访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 学龄期轻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注意力特征分析

      2016, 18(7):589-593.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04

      摘要 (2351) HTML (0) PDF 1.18 K (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学龄期轻度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儿童的注意力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学龄期轻度ASD儿童20例,使用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 (IVA-CPT)进行注意力评估。选取20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和4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D组的综合注意、综合控制、视/ 听觉综合控制力、视/听觉谨慎、听觉毅力、视觉一致性、视/听觉警醒、视觉注意力、视觉速度商数,视/听觉正确反应数和视觉二、三阶段平均反应时得分低 (P <0.05)。与ADHD组比,ASD 组的综合控制力、听觉一致性、商数得分高 (P <0.05),而视觉警醒、视觉速度商数得分低 (P <0.05)。结论 学龄期轻度ASD儿童存在注意缺陷,以注意集中能力缺陷为主且与ADHD 儿童受损相当,而注意控制能力受损相对较轻且优于ADHD儿童;视觉注意集中能力缺陷重于听觉,而视/听觉注意控制能力缺陷无明显差别。

    • >消息
    • 2016年全国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习班通知

      2016, 18(7):593-593.

      摘要 (559) HTML (0) PDF 766.00 Byte (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临床研究
    • 学龄早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事件相关电位和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2016, 18(7):594-598.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05

      摘要 (2469) HTML (0) PDF 1.26 K (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 (ERP)技术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研究学龄早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的认知特征,探讨ERP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方法 22例6~7 岁ADHD患儿和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纳入研究。ERP试验采用持续性操作测试 (CPT-AX)任务,对Go和Nogo的N2、P3成分进行波幅和潜伏期的比较分析。CBCL量表由患儿家长填写,分析行为因子与ERP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ADHD组ERP遗漏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0±8 vs 5±4,P<0.05),而两组反应时间和虚报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DHD 组ERP 的Go-N2 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8±5 μV vs -10±4 μV,P<0.05)。ADHD 组多动、攻击问题检出率均为27%,违纪问题检出率为9%。攻击及违纪因子得分与ERP的Go-N2波幅呈负相关 (分别r=-0.43、r=-0.48,均P<0.05),多动因子得分与Go-P3潜伏期呈正相关 (r=0.50,P<0.05)。结论 学龄早期ADHD儿童已出现注意执行功能受损趋势,但抑制功能缺陷尚不明显。学龄早期ADHD 儿童多动、攻击及违纪问题与ERP 相关。

    • 血浆CD64 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在肺炎患儿中的诊断价值

      2016, 18(7):599-602.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06

      摘要 (2136) HTML (0) PDF 1.18 K (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CD64、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在肺炎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60例,根据临床表现、病原体培养和X线片结果,分为细菌性肺炎组 (n=25)、病毒性肺炎组 (n=17)和支原体肺炎组 (n=18);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IA)检测各组儿童血浆CD64和sTREM-1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血浆CD64、sTREM-1表达水平对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CD64、sTREM-1在细菌性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 (P<0.05)。CD64、sTREM-1单独以及两种指标联合诊断细菌性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805、0.956。CD64在临界值为641pg/mL时,其对细菌性肺炎诊断的敏感度为81.30%,特异度为92.32%;sTREM-1在临界值为1479pg/mL时,其对细菌性肺炎诊断的敏感度为78.65%,特异度为84.67%;两项指标联合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度为93.15%,特异度为91.54%。结论血浆CD64、sTREM-1可作为儿童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指标,二者联合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效果更佳。

    •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肺炎合并胃肠功能损伤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

      2016, 18(7):603-606.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07

      摘要 (1985) HTML (0) PDF 1.40 K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胃肠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2例 (轻症34例,重症48例),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PCIS)将重症肺炎患儿分为非危重组 (25例)和危重组 (23例);另选取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FABP浓度,并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急性胃肠损伤 (AGI)分级。比较各组间血清IFABP浓度的差异,并对IFABP与AGI分级和PCI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肺炎血清IFAB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和轻症肺炎组 (均P <0.01),轻度肺炎组血清IFABP浓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危重组血清IFABP浓度高于非危重组 (P <0.01)。AGI1~4级组血清IFABP均高于对照组 (P <0.01),而且随着AGI级别的增高,血清IFABP浓度也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IFABP与AGI分级呈正相关 (P <0.01);与PCIS呈负相关 (P <0.01)。结论肺炎患儿血清IFABP均有所增高,血清IFABP可以作为肺炎患儿合并胃肠损伤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敏感指标。

    • 13 198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分布特点分析

      2016, 18(7):607-613.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08

      摘要 (2438) HTML (0) PDF 1.55 K (7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 (ARTI)住院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 (MP)、肺炎衣原体 (CP)和嗜肺军团菌 (LP)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ARTI住院患儿13198例为研究对象,留取全血和尿液,分别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ELISA法检测血清CP;免疫层析法检测尿液LP。结果13198例ARTI患儿中,MP、CP、LP的检出率分别为25.31%、12.74%、3.27%,MP检出率最高 (均P <0.0125)。2013年与2014年MP检出率均高于2012年 (均P <0.0125);2013年CP检出率最高,2014年LP检出率最高 (均P <0.0125)。3种病原体一年四季均可检出,各季节MP的检出率均最高 (均P <0.0125)。3种病原体总混合感染检出率为4.35%,以MP+CP混合感染为最常见 (均P <0.0071)。不同年龄段患儿中,以5~<16岁年龄段患儿3种病原体总检出率最高 (均P <0.0071)。不同ARTI患儿中,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3种病原体总检出率最高 (均P <0.0045)。结论MP、CP和LP是本地区ARTI患儿重要的病原体,其中以MP感染为主;LP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值得临床重视。

    • PI3K、NF-κB 和STAT1在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2016, 18(7):614-617.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09

      摘要 (2069) HTML (0) PDF 1.18 K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检测PI3K、NF-κB和STAT1在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哮喘发病机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PBMC中PI3K、NF-κB和ST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肺功能仪检测两组肺功能,并分析支气管哮喘儿童PI3K、NF-κB和STAT1的mRNA水平与其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的PI3K、NF-κB和STAT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5)。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FEV1%、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均下降 (P <0.05)。哮喘儿童的PI3K、NF-κB和STAT1的mRNA表达水平与FEV1%、FEV1/FVC、PEF%均呈负相关 (P <0.05)。结论 哮喘患儿的PI3K、NF-κB和STAT1表达上调并与肺功能呈负相关,三者可能共同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

    • 胃十二指肠疾病儿童幽门螺杆菌cagA、vacA 和iceA 基因型分布

      2016, 18(7):618-624.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10

      摘要 (2410) HTML (0) PDF 1.44 K (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来自于江西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儿童感染的幽门螺杆菌 (H.pylori)临床分离菌株cagA、vacA和iceA基因亚型分布情况,并探讨H.pyloricagA、vacA和iceA基因亚型与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来自江西地区的316例患有胃十二指肠疾病儿童的胃窦黏膜中,培养出107株H.pylori菌株,提取菌株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检测H.pyloriureA、cagA、vacA及iceA基因亚型。结果 在107株H.pylori临床分离菌株中,H.pyloriureA基因和cag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 (107/107)和94.4% (101/107)。vacA基因总检出率为100% (107/107),vacAs1a、vacAs1c、vacAm1和vacAm2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4.8% (80/107)、25.2% (27/107)、29.9% (32/107)和69.2% (74/107),其中0.9% (1/107)H.pylori菌株同时检测出vacAm1和vacAm2基因型;在vacA基因的嵌合体中,vacAs1a/m1、vacAs1a/m2、vacAs1c/m1和vacAs1c/m2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6.2% (28/107)、51.4% (55/107)、3.7% (4/107)和17.8% (19/107) (P<0.001)。iceA1和iceA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4% (85/107)和9.3% (10/107) (P<0.001);iceA1和iceA2基因亚型均阳性的检出率为7.5% (8/107)。H.pylori各基因亚型在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3组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来自于江西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儿童感染的H.pylori优势基因亚型是cagA、vacAs1a/m2和iceA1;H.pylori感染存在不同基因型菌株混合感染;H.pylori基因亚型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无相关性。

    • Cosmc基因突变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2016, 18(7):625-629.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11

      摘要 (1945) HTML (0) PDF 1.52 K (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中是否存在Cosmc基因突变以及该突变与HSP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HSP患儿84例为HSP 组,另选取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空腹静脉血5 mL,EDTA 抗凝,根据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提取PBMC中的基因组DNA,应用降落聚合酶链反应 (Touch-down PCR)扩增Cosmc基因全外显子片段,经1%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行测序分析,并进一步分析突变与HSP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HSP 患儿Cosmc 基因存在两个位点的突变,分别为c.393T>A和c.72A>G。c.393T>A和c.72A>G突变位点中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受性别影响 (均P>0.05)。结论 HSP 患儿Cosmc基因外显子中存在两个突变位点,且与HSP的发病并无关联。

    • RT-PCR测序法检测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

      2016, 18(7):630-634.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12

      摘要 (3364) HTML (0) PDF 1.46 K (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红细胞酶缺陷病,绝大多数为编码区单碱基突变,现有的多种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均存在漏检率。该研究拟探讨RT-PCR测序法检测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的195例贫血查因或体检儿童根据G6PD/6GPD比值 (<1.00)分为G6PD缺乏组 (130例)和对照组 (G6PD/6GPD比值≥1.00)65例,优化引物设计及PCR扩增条件,采用RT-PCR测序法对G6PD缺乏组及对照组进行全编码序列分析,基因组DNA测序验证。结果 G6PD缺乏组的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00%,共检出13种错义突变,包括1种新突变。对照组中28例男性均没有检出错义突变;37例女性中13例检出杂合型错义突变,1例国内外未见报道的纯合型同义突变C1191T,14例C1311T多态位点。对照组的女性标本存在较高的G6PD缺乏症 (携带者)漏检率 (35%,13/37)。结论 RT-PCR测序法对G6PD基因突变检出率高,具有较大临床诊断价值。

    • >消息
    • 2016年《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16, 18(7):634-634.

      摘要 (463) HTML (0) PDF 840.00 Byte (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临床研究
    • 延迟脐带结扎对胎龄<32周早产儿的影响

      2016, 18(7):635-638.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13

      摘要 (2676) HTML (0) PDF 1.26 K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延迟脐带结扎 (DCC)对胎龄<32周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12月自然分娩的90例胎龄<32周早产儿随机分为DCC组 (46例)和早期结扎 (ICC)组 (44例),对比两组的血常规、红细胞输注总量、血气、平均动脉压、胆红素峰值、光疗总时间,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晚发性败血症、颅内出血和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几率。结果 DCC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动脉压、标准碱剩余 (sBE)高于ICC组,而接受扩容及多巴胺升压治疗的早产儿比例以及红细胞输注量低于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体温、pH值、HCO3-浓度、血清胆红素峰值、总光疗时间以及晚发型败血症、视网膜病、Ⅱ级以上颅内出血及Ⅱ级以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DCC是一项安全的、可以改善胎龄<32周早产儿预后的临床干预措施

    • 重庆市丰都县学龄儿童高血压发生与营养的关系

      2016, 18(7):639-644.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14

      摘要 (2037) HTML (0) PDF 1.41 K (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重庆丰都县学龄儿童高血压的发生与营养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重庆丰都县2所公立小学且户籍为该学校所在街道的8033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测定,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进行膳食调查,分析体重指数 (BMI)、膳食营养素与儿童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7538名儿童进行分析,肥胖、超重、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9.11%、12.27%、11.83%;肥胖、超重儿童中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33.62%、17.84%,分别是正常儿童的4.02、2.13倍。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钙、钠摄入增加会增加高血压发生的风险 (分别OR=1.003、1.002),而铁、单位体重钙摄入增加会降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 (分别OR=0.979、0.926)。结论 重庆丰都县学龄儿童高血压、肥胖流行趋势严峻,BMI和膳食营养素与儿童高血压发生密切相关,需积极控制儿童体重、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钠摄入,以降低儿童高血压的发生。

    • 动机访谈术结合同伴参与方式在青少年肥胖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 18(7):645-649.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15

      摘要 (2731) HTML (0) PDF 1.34 K (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动机访谈术结合同伴参与方式对青少年肥胖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单纯性肥胖青少年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管理组和同伴参与组 (每组50例)。传统组接受传统健康管理;同伴参与组除接受传统健康管理外,还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动机访谈,且有同伴陪同参与整个健康管理过程。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体育锻炼行为、饮食行为以及人体成分分析指标的差异及综合干预效果。结果 半年健康管理后,同伴参与组肥胖青少年在控制能量摄入、饮食结构调整、坚持中等及以上强度锻炼、瘦体重增加方面均优于传统组 (P <0.05),体重、体脂含量、体重指数均低于传统组 (P <0.05)。同伴参与组接受每周1次的多学科团队咨询指导次数全勤率高于传统组 (89%vs57%,P <0.05),且健康管理有效率高于传统组 (83%vs43%,P <0.05)。结论 采用动机访谈术结合同伴参与方式对青少年肥胖健康管理能提高其减肥的依从性,改善综合干预减肥效果。

    • >论著·实验研究
    • 17β-雌二醇抑制高氧所致少突前体细胞凋亡

      2016, 18(7):650-655.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16

      摘要 (2080) HTML (0) PDF 1.88 K (4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氧及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 (PirB)对大鼠体外少突前体细胞 (OPCs)的影响,以及17β雌二醇 (E2)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逆转录定量酶联反应 (RT-qPCR)检测OPCs的PirB mRNA和蛋白表达,用siRNA沉默OPCs的PirB,高氧刺激后再用E2处理,通过3- (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 (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OPCs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结果 高氧导致OPCs凋亡增加和活性降低,E2能够明显下调PirB的表达,E2处理或沉默PirB能够明显减少高氧所致的OPCs凋亡、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 高氧导致OPCs的凋亡,而E2能够保护高氧所致的OPCs凋亡。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食物过敏小鼠免疫干预作用

      2016, 18(7):656-661.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17

      摘要 (2064) HTML (0) PDF 2.32 K (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在致敏前和致敏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ADSC)腹腔注射移植对Balb/c小鼠食物过敏的免疫干预作用。方法 将32只3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过敏模型组、ADSC治疗组和ADSC预防组,每组8只。利用卵清蛋白 (OVA)腹腔注射致敏建立小鼠食物过敏模型,ADSC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造模第1天和第15天进行干细胞移植 (1×106个细胞数)。观察各组小鼠相关的过敏症状并进行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空肠绒毛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过敏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与过敏模型组相比,ADSC治疗组和预防组过敏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同时这两组的空肠黏膜过敏性病理损伤显著减轻。与过敏模型组比较,ADSC预防组和治疗组IL-4、IL-5、IL-6、IL-17A、IL-22、IL-23水平显著下降 (P<0.05)。与过敏模型组和ADSC预防组比较,ADSC治疗组IFN-γ水平升高,MCP-1水平下降 (P<0.05)。结论 ADSC移植对致敏前或致敏后的Balb/c幼鼠食物过敏均有免疫干预作用,致敏后ADSC移植比致敏前移植免疫调节效果更好。

    • >临床经验
    • 泛病原体基因芯片在小儿肺炎中检出博卡病毒

      2016, 18(7):662-665.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18

      摘要 (1451) HTML (0) PDF 1.97 K (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消息
    • “新生儿高级生命支持与呼吸机应用培训班”通知

      2016, 18(7):665-665.

      摘要 (531) HTML (0) PDF 811.00 Byte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综述
    •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与胃食管反流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6, 18(7):666-670.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19

      摘要 (2681) HTML (0) PDF 1.37 K (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胃食管反流 (GER)与牛奶蛋白过敏 (CMA)都是婴儿期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有报道认为1岁以内婴儿的GER,约50%可能与CMA有关,因此全面认识CMA在婴儿GER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综述试图阐述婴儿CMA与GER相关的研究进展,包括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 小儿肥胖与支气管哮喘关联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6, 18(7):671-676.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7.020

      摘要 (2418) HTML (0) PDF 1.67 K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综述介绍了肥胖引起儿童支气管哮喘在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瘦素在肥胖和哮喘中的关联作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肥胖和哮喘的相关性、脂联素和白细胞介素与肥胖和哮喘的相关性、神经介质对哮喘的影响作用,并特别介绍以背根感觉神经元伤感器为靶点进而阻断伤感器的信号途径抑制过敏性哮喘的最新研究。

    • >消息
    • 2016年第一届全国儿童神经修复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儿童神经康复论坛会议征文通知

      2016, 18(7):677-677.

      摘要 (568) HTML (0) PDF 1015.00 Byte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您是第位访问者
ICP:湘ICP备17021739号-4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