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纯纯 , 许普 , 徐柳 , 张莹 , 周建国 , 王立波 , 周文浩 , 叶岚 , 陆春梅
2022(12):1289-1294.
摘要: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micron变异株后的相关持续症状,为制订感染后的随访计划,减少和预防患儿感染后的相关症状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22年4月13日—5月8日由上海市仁济医院南院儿科病房出院的0~5岁Omicron BA.2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以连续2次、间隔时间超过24 h的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为随访起点,其转阴后的4~5周为随访截点,对主要带养人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出院后相关持续症状。 结果 符合纳入条件的103例患儿中,男孩61例,女孩42例,中位年龄为18个月。主要带养家长已接种2针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苗的比例为64.1%(66/103)。患儿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98.1%,101/103),其次是咳嗽/咳痰(63.1%,65/103)、胃肠道问题(37.9%,39/103)、食欲下降(30.1%,31/103)、乏力(27.2%,28/103)、鼻塞/流涕(16.5%,17/103)等。出院1个月时随访报告44例(42.7%)至少有1种持续症状,包括呼吸道相关症状(14例,13.6%)、胃肠道问题(19例,18.4%)等。主要带养人接种2针及以上COVID-19疫苗的患儿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较家长未接种或接种1针的患儿核酸转阴时间缩短(
徐晶 , 许莉莉 , 钱雯 , 万思贝 , 饶维暐 , 朱晓东 , 许雅雅
2022(12):1295-1300.
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儿童意外伤害的特征,旨在为疫情背景下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新华医院收治的意外伤害患儿2 526例的病例资料,按时间段分为5个阶段:疫情前(2019年7—12月)、武汉疫情期(2020年1—4月)、全国疫情平稳期(2020年5月—2022年2月)、上海疫情期(2022年3—5月)、上海疫情平稳期(2022年6月)。比较不同时间阶段和年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对其中107例患儿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特征。 结果 5个时间阶段意外伤害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年龄分布及多种类型意外伤害构成比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022(12):1301-1306.
摘要: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该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报道不断增加。其中,脑炎被认为是COVID-19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但国内报道缺乏。合并急性脑炎患儿症状重,如未能早期识别、及时治疗,病死率高,预后差。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流行期间,有必要对COVID-19儿童神经系统重症表现予以关注。因此该综述通过文献检索及详细病案分析,探讨COVID-19合并急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医生应对可能出现的COVID-19合并急性脑炎病例提供参考。
2022(12):1307-1310.
摘要: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5岁以下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KD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四肢末梢改变、皮疹或卡介苗接种处红肿、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和口腔改变、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及全身其他系统表现。由于KD临床表现的不同步性造成其诊断困难,该文参考最新KD病例报道及研究进展,对KD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临床细节进行总结,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2022(12):1311-1312.
摘要:该文报道1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IVIG)无应答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1岁女性患儿,表现为发热、皮疹、指端脱皮、冠状动脉扩张,给予第一剂IVIG治疗结束36 h后仍发热,再次给予第二剂IVIG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出院1个月后随访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正常。该文总结了IVIG无应答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治经验,以期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
2022(12):1315-1317.
摘要:
2022(12):1318-1320.
摘要:
2022(12):1321-1325.
摘要:目的 比较容量目标通气(volume-target ventilation,VTV)与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2016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140例重度NRDS患儿临床资料,其中VTV组55例,HFOV组85例。VTV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目标潮气量,HFOV组采用HFOV模式。收集患儿入院后48 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记录并比较患儿住院期间病死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HFOV组患儿Ⅲ~Ⅳ级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低于VTV组(
2022(12):1326-1333.
摘要:目的 探讨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生后28 d是否用氧分为BPD组(
李亚祺 , 王慧 , 孟玲慧 , 吴昊杰 , 林颖 , 石琳
2022(12):1334-1339.
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原发性高血压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的水平,探讨其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和防治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初治的34例原发性高血压儿童为高血压组,以同期体检的血压正常儿童3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空腹血清FFA、空腹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FFA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影响。 结果 高血压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宋琳 , 李玉佳 , 王健 , 李宁宁 , 杜燕燕 , 贺兰 , 徐樨巍
2022(12):1340-1344.
摘要:目的 探讨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胃镜下表现的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3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63例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的病例资料。 结果 63例患儿中,男30例,女33例;平均年龄6.11岁;平均病程2.57年;呕吐期平均4.04 d。伴随症状最常见的是精神萎靡或嗜睡(55/63,87%),其次是厌食(45/63,71%)、腹痛或腹部不适(40/63,63%)、便秘(19/63,30%)、流涎(12/63,19%)、恶心(11/63,17%)、头痛(11/63,17%)、发热(6/63,10%)、皮疹(1/63,2%)。63例均进行了胃镜检查,其中3例无明显异常,22例(35%)表现为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8例(60%)伴有除慢性胃炎以外的其他异常改变(反流性食管炎1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2例、十二指肠炎13例、糜烂性胃炎10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5例)。63例患儿中,42例进行了胃黏膜病理学检查,5例无明显异常,34例轻度慢性胃炎,2例中度慢性胃炎,1例重度慢性胃炎。63例患儿中,15例在发作间期进行了24 h食管动态pH监测,9例显示存在病理性酸反流。 结论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除反复发作性呕吐外,多数伴随嗜睡或精神萎靡、厌食、腹痛等表现;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慢性胃炎,多伴有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改变。胃黏膜病理学改变多表现为轻度慢性胃炎。
2022(12):1345-1350.
摘要:目的 建立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的列线图模型。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儿童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根据性别、年龄(±2岁)进行1∶1∶1配对选择同期住院的局部感染患儿76例为局部感染组,非感染性疾病的76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实验室指标、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价(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评分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评分,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脓毒症的关联,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采用R4.1.3软件构建脓毒症早期诊断的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法评估该模型的价值,再以Bootstrap法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qSOFA评分、PCIS评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0与儿童脓毒症独立相关(
黄凤 , 顾文婧 , 蒋吴君 , 孙慧明 , 陈正荣 , 严永东 , 郝创利 , 朱灿红
2022(12):1351-1355.
摘要: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
2022(12):1356-1364.
摘要: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并预测分析菌群的代谢功能。 方法 采集30例ASD儿童(ASD组)和20例正常发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儿童(TD组)的粪便样本。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16S rDNA V4区,使用Illumina NovaSeq60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2组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分布特征,并预测分析菌群的代谢功能。 结果 ASD组和TD组儿童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Chao1、Shannon和Simpso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钟琳 , 张静 , 高小焱 , 何红瑶 , 左彭湘 , 宋然然
2022(12):1365-1370.
摘要: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工作记忆在睡眠质量与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2所小学3~5年级学生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ADHD儿童(110例)及正常对照儿童(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NAP-Ⅳ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工作记忆任务测试进行调查并比较。 结果 ADHD组儿童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高于正常对照组(
2022(12):1371-1375.
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化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人口学特征,并分析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方法 纳入江西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接受SLIT的1 789例过敏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人口学特征和随访资料,分析SLIT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共1 789例SLIT患儿,其中男性1 271例(71.05%),女性518例(28.95%),年龄4~14岁;完全依从777例(43.43%);脱落1 012例(56.57%),因自觉使用不便脱落354例(34.98%),因疗效欠佳脱落346例(34.19%),因症状改善自行停用253例(25.00%),因不良反应停用的59例(5.83%)。脱落主要集中在开始治疗后1~4个月(74.31%,752/1 012)。女性患儿依从率低于男性患儿,患单一疾病者依从率低于患多种疾病者(
朱栋梁 , 颜红霞 , 岳健军 , 刘剑锋 , 李增波 , 宋静芳
2022(12):1376-1383.
摘要:目的 探讨抑制miR-204表达对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采用低蛋白饮食法建立IUGR大鼠模型,将3日龄IUGR幼鼠设为模型组、miRNA拮抗剂对照组(antagomir-NC组)和miR-204拮抗剂组(antagomir组),另取正常幼鼠设为对照组,每组10只。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qRT-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204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表达水平;尼氏染色、Tunel法观察海马组织尼氏小体数量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Trk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跨台次数减少;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和miR-204表达水平升高,而尼氏小体数量、BDNF mRNA,以及BDNF、p-TrkB和p-CRE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2022(12):1384-1384.
摘要: